第183章 春祭献符-《惜花记》
第(1/3)页
是时春祭之日,天光刚至拂晓,宏伟的太垣殿内已然浩浩荡荡百官齐列。
太垣殿乃是整个皇城的正前殿,殿宽如海,富丽广阔,露天的地面由大小如一的青砖金石铺砌而成,一路延伸到金色的大殿之中,放眼望去,敬肃庄严,雄伟壮丽。太垣殿东临天辅殿,西接祀太庙,前至太垣门,后跨延合宫,可谓宽敞无际、四通八达,平日不作他用,唯新帝登基或在祭天大典之时,方才设台。
此时,殿上设立着庄重的祭天之台,大台一侧是圣驾仪仗,仪仗前方摆着一个天地祥和百兽朝皇的屏风,屏风之后设立皇帝龙座,左右伫立着数十内侍宫女,还有一队禁军严守后方,足见圣驾威仪。
仪仗对面摆着祭天用的香案,香案四面同长,寓意天地四方,案上东南西北四个角分别站着四只青铜神兽,四神兽守护着一个四尺见方的盘龙石柱,石柱龙头向左,龙尾向右,龙背顶端凹陷不齐,从其模样看来,显是放置麒麟符之地。
祭台之下,还设有乐礼祭仪之帐,正对两边文武百官分列其下,微风徐起,四处龙腾旗展,旗帜飞舞,八方猎猎作响,观可见得好一番洛朝盛景。
然而,如此浩大的景象,却令台下百官提不起一丝兴致,脸上纷纷写着“疲惫”二字。说来也怨不得,站在这冷风口里吹了半夜,一个个早已衣冠起露,发丝撩风,便是那些平日里操兵练武的将军,此时也眼中泛红,萎靡不振,更莫说其余弱不禁风的文官了。
他们自前日进宫之后,不见皇帝,反招禁军,回家不得,进退两难,生生在北阙候了一日。待至夜间,才有谕下,称皇帝天年将至,恐后人无继,定初一日卯正为上祭之时,叫百官承奉太垣殿,献麒麟符选定继任天子。苍天可鉴,就为宣两道旨意,以迎春祭之典,便叫百官提前三天宿宫候阙,不得回还。如此情形在大洛朝可谓史无前例,闻所未闻!便是齐老国公八十高龄,也早早列队,跟着一起受这份罪,可见皇帝对此次春祭之重视。
于是,官员们纷纷暗下猜测,想来皇帝担心又生当年的“七王之乱”,致使朝廷分裂,故叫百官提前进宫,以免又生祸端。只是,这可苦了那些平时在家都要三妻四妾小心侍奉的尊贵娇官,两夜不回家,不知家里闹成了什么样子。
空旷的大殿上,眼见风是越来越大,官员们都有些受不住了。
楚邺杵着龙头杖,白须清扬,双眸微合。他站在百官的最前面,旁边就是一队目光凶狠的禁卫军,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他站得很稳,精神很足,丝毫不露一丝怯意。这一生,楚邺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如果说销烟滚滚、浴血奋战的地方曾是他年少的战场,那么,今天这场春祭大典以及整个太垣宫,就是他身为齐国公和皇帝之师最后的坚守阵地!
“怎么还不开始,大礼都已经行过了……”面色发白的李鹄燕一身官服站在文官当中,忍不住低声嘀咕。
他虽然年纪轻轻,才二十出头,但向来身娇肉贵、不经风雨,此时早被冻得清涕直流,连连跺脚。又见皇帝仪前有屏风遮挡,不觉妒羡,脱口叹道:“陛下可真是悠闲,还有屏风可以避寒,就是苦了我等,只能在风中受冷,好不可怜。”
他老爹李知远正好站在一旁,这短短的几句报怨让他听了一个真切,不由吓得脸都青了。侧首训斥道,“混账东西,且快闭嘴,一早上就尽听你报怨。我看人齐国公,如此年纪尚未说冷,你竟连他也不如?”
李鹄燕不服气地努了努嘴,“他家都是武将出身,我如何比得……”
正说到这儿,突听祭天台上的礼部仪官一声高喊——“吉时已到,上祭献符”,话音落下,乐师们已开始齐齐奏乐,玎咚作响。
李知远不由心中疑惑,凤敬良被关在大牢里,凤府又被抄了,究竟今日何人献符?刚想到这里,就见大殿正前方缓缓走出两个人来。
走在左侧的是一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少年男子,男子穿着一身白色锦衫,发上束着长绫缎带,披着月白大氅,穿着白色履鞋,面容清秀,人如白雪。右侧之人则穿着一身紫棠色四龙祥云正服,玉冠在头,金靴在足,金丝麒麟的腰带上挂着瑜玉双佩,竟是南平王萧天恕!
如何是这二人?二人一经出现,便引得众官纷纷议论。
无须多想,那白衣少年正是无雪。楚邺已有多日不曾见过孙儿,早已牵念挂怀,自从知道这孩子心中藏着许多事,便觉心疼无比,也不知他近来如何,身体有无微恙。
礼乐声声中,无雪与萧恕一起踏上石阶,迈步朝着祭台行去。
无雪手中捧着一张四方礼器,器中呈有左右两枚麒麟符,是为“掌符”;而萧恕则持笏随守,是为“护符”。礼部仪官声音宏亮,映着礼乐诵着高昂的赞词:“春苒上祭,千秋之起,日月星辰,天地之纪;稷安雍社,物载圣符,上弘熙业,下惠甫甫……”
“殿下还真是不放心,如此跟着草民上台献符,就不怕日后当了皇帝,被人诟病?”无雪用着只有二人能听见的声音,一面走一面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