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争吵-《我真的是奸臣》


    第(2/3)页

    以多铎之子信郡王多尼为首的激进的满人都支持现在就将董亮学说昭告天下。

    而以岳乐为首的怀柔派则表示等彻底平定后,才可以公布董亮的学说。

    多尼年仅二十二岁便成了清朝宗室一等一的武将,倒不是他如何天资雄伟,而是清军入关,或是因为多年征战,或是因为水土不服,或是因为瘟疫爆发,总之暴死了一大片人,人才凋零,清国实在没人了。

    这情况与金国灭北宋差不多,靖康耻前后,军中一大半宿将都死的差不多了,但即便是这样,南宋与南明也没能完成反推,直捣黄龙。

    而历史上,也正是今年任多尼为征南的三军统帅从而彻底覆灭了南明。

    平心而论,多尼这一战打的也不怎么出彩,按部就班居然就顺顺利利的一路打到了昆明,或许南明在经过无数次内讧之后也累了,军心不振,无心应战。

    但现在因为董亮的突然出现,本该罗讬前脚离开京师,多尼后脚就离开。但福临突然不见大臣,搞什么闭口禅,关于兵部所有的奏折都选择了留中不发,从而耽误了这次部署。

    而清国上下也对这次能彻底灭掉南明也不抱有多大希望,口头上虽然是打着覆灭大明旗号,但三路伐黔,既定的战略目标只是占领贵州而已,除了吴三桂,也没几人人真的准备一战而覆,所以就没有坚持上书。

    但是现在董亮的学说突然出现,无疑打乱满清所有的部署。

    岳乐担心董亮学说抛出后,会引起汉人的强力反弹,不利于大局,在他看来这东西比剃发易服更厉害,完完全全就是掘了汉人的根。

    剃发易服尚且让已经平定的江南烽烟四起,差点把多尔衮搞翻车了,现在大清名将死的死,废的废可经不起之前那样的折腾了。

    所以为了稳妥期间,这学说还是暂时不要大张旗鼓,小范围传播即可了。

    但多尼则不这样认为,从来视汉人于无物的他,自然对于汉人的反扑不屑一顾,而且他也不觉得一个学说有什么可怕,只要能握紧手里的刀,还怕汉人反了不成。

    即便反了又能怎样,无非是再杀一遍。

    所以两派就这样吵做了一团。

    作为怀柔一派首领的岳乐看着完全无法沟通的多尼也是头疼,这狗崽子真以为就凭一把刀就能压发天下了?

    要不是他岳乐和皇帝这些年致力于缓和满汉矛盾,这大清还能安稳坐在京师?实在是竖子不可与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