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学说-《我真的是奸臣》


    第(2/3)页

    什么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百姓知道原因。

    董亮说道:“商君书的确乃千古御民知道,百姓可以不知道,但你们知道吗?”

    说着,董亮不待几人回到说道:“我知道你们心中有答案,可是这些答案皆是汉人之言,咱们满洲要想有一个新的典制,必然有深究其理,有一个能上说服天下的答案,也为咱们满洲以后的仁人志士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否则只以武压制,必不长久。”

    几人闻言便是一颤,心中震惊董亮要说的不是权术,而是真正的学识,一种全新的学识。

    这个学识哪怕不如儒家那样完善,只要稍微像一点样,必然会得到许多满人的支持,毕竟这种自己的学说,能让他们摆脱在汉文明面前的自卑感,摆脱那种自认夷蛮的卑贱感。

    “人活于世,有两种最基本的本能,一是生存,一是发展。生存乃是人之本能,比如饿了想吃东西,渴了想喝水,如同动物一般,我称之为人的物性。”

    五人见董亮从人最根本的东西讲起,纷纷意识到了今天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握紧双手,手心隐隐出汗,。

    “但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便是人在满足生存后不会满足于此,而是想让自己的精神更加充实,著书立传,博取功名,有些称之为人欲,我称之为发展。或者为圣性。”

    “这二点是我一切学说的起点,所以东西都是以这二点推导出来的。

    人之躯体即包含了承载一切的物性,也包括了超脱一切的圣性,每个人都受到这两样东西的共同影响,不断拉扯,因而会有的人在满足生存后只会沉迷于酒色玩乐的情况。”

    五人听到这里虽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震撼,但任然备受鼓舞,因为这东西与佛教的将肉身视为苦海,刻苦修行以便让精神渡过苦海到达彼岸差不多。而儒家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有类似的表达。

    董亮的话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一种表述而已,但就是这份表述,也足以让董亮成为满洲的圣贤,因为能做到这一步的哪个没有进文庙吃冷猪肉,汉人都没几个,更何况一个满人呢,能做到这一步足够了。

    “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与生俱来便有一种争夺财富与权力的企图,上至王公贵族增权夺力,下至姑嫂妯娌争产,都是此理。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个体虽有差异,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稚子持刀也可杀死成年壮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都会陷入一种人人自危的平等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一个人一无所有,也有可能因为别人害怕抢夺他们的财物而被当做威胁而杀死。便会形成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