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杀人救人-《我真的是奸臣》
第(1/3)页
粘杆处大营外的闹剧在天津传的沸沸扬扬的。
作为密切关注的此事的王永吉在收到这个消息后,愤怒异常。
到了他这岁数,什么名声,气节都被自己磨了所剩无几,再不找点事情做,留点念想,与死没什么分别。
于是乎,不知是惯性还是仇恨,他与南党的纠葛历经两朝,几乎是刻在潜意识里的敌人,始终纠缠不休。
“居然没杀人?”与王永吉一样,遏必隆同样愤恨异常。
他对于什么南党北党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董亮在面对汉人时候的忍让,以及董亮对那些汉人士子说的话。
有的事可以做,但不可说出来。
董亮将皇帝的遮羞布扯下来,掘的是他大清的根!
对此遏必隆怒不可揭,吩咐手下的言官道:“将董亮的孔孟乃是为奴之道的话传出去。”
王永吉听到遏必隆泄愤之举,心有疑惑不定,掐头去尾将董亮的话传出去,有用吗?
董亮一个满人,清流士子的嘴巴可杀不了他。
“大人,此举是否再斟酌一下?”
遏必隆摆手,冷笑道:“不用再说了,我意已决!”
士子杀不了董亮,八旗却可以。试想董亮如此犯忌讳的话广为传播,必然引起八旗震怒,本来汉人当奴才当的好好的,你董亮非要去点醒他们做什么?
用一句居心叵测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遏必隆现在就是要将董亮往汉人那边推!让八旗子弟看清董亮的正面目,此人亲汉人,不亲满人。
这种事情暂时可能没什么效果,可一旦在关键时刻,便会要了人的老命。
至于遏必隆为何对董亮如此大的杀心,对董亮如此大的厌恶。对此,他扪心自问的一下,觉得是董亮目中无人导致的。
对,就是目中无人,作为天子宠臣,自他得势之后,可主动拜访过任何一个议政大臣?甚至一个满人都没有!
仗着陛下宠幸,万事决于宫闱的人本身就招人嫉恨。董亮的出现让遏必隆这个原本备受顺治宠幸的臣子突然间就不闻不问了。
没有天子亲近,遏必隆每天都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忙于案牍,这让他如何受得了。
想到这里,遏必隆心中倒是对鳌拜刮目相看,那莽夫居然能忍到现在还不出手。
作为政坛老狐狸,王永吉对于遏必隆的心思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此刻他并不打算顺着遏必隆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要稍稍忤逆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