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全面严打-《伐清1652》


    第(2/3)页

    由此,孙可望从中央开始的严打和反腐,全面铺向了地方,那些新上任的官员正愁没有立功表现的机会,一个个不可谓不尽心竭力,他们都想趁机从中扶持起属于自己的新力量。

    权力一旦出现了真空,便会有无数人一拥而上,而掌握了最高权力的人,就能用“扶起一派,打倒一派”这种屡试不爽的老掉牙套路,将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手中。

    但这种做法若是没有一个完善的政治体制作为载体,极有可能不受控制,最终无限扩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也是孙可望竭力避免政治运动扩大化,更不鼓励相互举报的根本原因了!

    人的下限实在太低了,在战争年代,人就是双腿禽兽,若是还将政治运动扩大化,人就成了贴着政治标签的禽兽。一个汉奸的名号扣上,就不知道能杀死多少人了!

    孙可望知道那段历史,很清楚权力一旦被滥用,便是高官大臣都逃不掉,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更会是一场致命的灾难。

    在这样有限的“全面严打”之下,整个大西-永历复合政权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各地官员杂役敲诈勒索,营庄,工坊负责人侵吞公产也不再敢明目张胆,底层民众也得以喘一口气。

    一个多月后,长沙城的刑场上,大大小小三百多名官员被绑着跪在地上,其中既有中央大臣,也有地方大员,以及许多管庄,工坊,配给站的负责人,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商贾。

    这些所谓的商人,便是家财万贯,在全力开动的国家暴力机器面前,都根本不值一提。

    近三个月的严打,西南五省的贪官污吏全都被集中在了一起,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们都听说了世子殿下亲临刑场,要亲自监督斩首。

    孙征淇处理完宁乡的事情,便直接回到了长沙,不过那时候孙可望已经北上湘阴,岳阳巡视军务了,父子两人并能见面。

    不过,孙可望早有安排,让他跟着王尚礼指挥反腐行动,顺便重新熟悉政务,提拔亲信,为今后前往广东监督掣肘李定国做准备。

    孙征淇看着刑场那些官员的罪行书,眉头紧皱,这一个多月来的经历,不比他在宁乡小半年的更加震撼,使得他甚至产生了朝廷的贪污腐败根本无法治理的绝望念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