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严打-《伐清1652》


    第(2/3)页

    王尚礼拱手抱拳,顿了顿,又说道:“目前督察司已经掌握了二十余名五品及以上官员的贪腐证据,涉及甚广,各州知府,各省转运司,甚至是军中将领皆有涉及。五品以下,更是触目惊心,便是一个小小知县,一年贪墨受贿所得,折银也高达上数千两。”

    督察院主要是设置来监察官员的,特别是品级较高的官员,而王尚礼作为孙可望的心腹,自然是此次反腐行动的总指挥,他麾下的督察院毫无意外地凌驾于大理寺和刑部之上。

    “刑部眼下也压了许多案件,各地争水争地,宗族和农兵之间的械斗,许多问题都一直压着没有解决。还有营庄方面的贪墨尤为严重,云贵湘桂四省,大大小小数千个营庄,几乎没有不贪的,更是有人仗着家中在军队的关系,一直肆意妄为。”刘体纯也随即汇报道。

    这场“严打”运动谋划已久,王尚礼和刘体纯都暗中派人收集了不少证据,只是还没到时候,一直没有出手罢了。而孙可望对这些问题,也早就有所耳闻,现在并不觉得惊讶。

    “军队和武器工坊那边如何?”孙可望面色平静,没有多说什么,又继续问道。

    “军法队一直严加规范,军队内的粮饷倒是少有贪墨,可武器工坊的物资采买,其中可运作的空间太大,有些工坊负责人到长沙不过半年,就已经收了四处宅子,纳了三房小妾了!”王尚礼赶紧回答,他知道孙可望最为重视的就是士兵的待遇和工坊的质量问题。

    “那其他工坊岂不是更加严重?”孙可望冷声道。

    “是,棉服工坊,烟酒工坊内外私通,配给站的员工暗中腾挪贪墨的情况也有很多,现在烟酒有很多都流动到了民间。”刘体纯继续补充道。

    他是大西军体系外的人,又得孙可望的重用,还有大顺军余部做靠山,并没有得罪人的包袱。

    孙可望听罢,点了点头,其实原本在云贵的时候,大西军内部的腐化便已经滋生,现在不过是借着占据新地盘,体系混乱的时机,肆意疯长罢了。

    说到底,政权之间的对抗,就是一个比烂的过程,百姓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服从的命运。除非后面赢了,可以各种美化和掩饰,但腐败是必然存在的。

    不过,只要保证对手比己方更烂,己方的行政成本更低和效率更高,赢的概率便会更大。

    “军队和民政不可混为一谈,军队操守和武器工坊都必须由军法队来解决,其他部门一律不得插手!”孙可望强调道。

    “国主,还有一事......”王尚礼欲言又止,脸色颇为难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