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捷报-《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2/3)页

    这份战报是关于程咬金偷袭木昆部落的战报。

    虽然只是灭掉一个两万多人的部落,                但是自生损失非常小,加上这是大军进入草原的第一战,意义特殊。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待游牧民族大多采取守势。

    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建造了万里长城。

    刘邦白马之围甚至差点把小命都丢掉了。

    到后面的五胡乱华,再到渭水之盟,千百年间,游牧民族让中原王朝多少雄才大略的帝王都吃过亏。

    当然了,并不是说中原王朝一直被动挨打,事实上,认真算起来,在和游牧民族大规模的战争中,中原王朝实际是胜的较多的一方。

    胜利是胜利了,但是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获得的好处并不多,相反对国力消耗非常大。

    毕竟大多数战争,游牧民族都是主动的一方。

    这样一来,中原王朝虽然胜利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换来的也只是短暂的安宁,而等游牧民族恢复元气,又会卷土重来。

    不是中原王朝不想主动攻击,                游牧民族全是骑兵,中原王朝缺少战马,一旦没有了城池之利,先天上就会吃亏。

    汉武帝为什么能和秦始皇比肩,就是因为其多次主动征讨匈奴,把匈奴赶到了漠北。

    然而汉武帝能有其功,得益于汉初就开始的养马制度。

    事实上,从秦朝开始朝廷就颁布了养马的制度。

    到了汉朝,萧何在其基础上又加以完善,等到了汉武帝时期,经历几代帝王的积累,汉朝拥有的马匹数量大增,这才是汉武帝时期能够多次征讨匈奴的根本。

    很多人把功劳算在汉武帝和霍去病卫青的头上。

    他们作为发起人和执行人,确实有很大的功劳。

    但是这并不是决定性的,要是没有汉朝的养马制度和几代帝王的坚持,难不成你让卫青霍去病领着步兵去追人家骑兵么?

    然而汉武帝虽然把匈奴赶到了漠北,但是也把大汉的国力消耗一空,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

    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打下了草原并不能占领,从长期角度来说,是能缓和边境的压力,赢的和平。

    但是从短期的角度来看,只是空耗国力,并没有实际意义。

    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打下草原并不是不能占领的。

    别的帝王不能占领草原是因为中原王朝乃是农耕民族,草原没办法耕种,占领了不仅没有丝毫用处,反而要消耗国家的资源。

    然而土豆的出现,给了李世民占领草原的希望。

    只要能把西突厥和薛延坨灭掉或者赶到漠北去,大唐就可以在草原铸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