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151 暖气变寒谷-6-《帝国的黎明》
第(2/3)页
一切取决于实力。谁都不是傻子,这就是现实。士绅对乡村的绝对统治,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础上的,只要将土地收归朝廷,就等于将整个士绅集团的统治力连根拔起。而无独有偶,军士的荫户的治理,虽然靠的是武力威慑,也有大半的基础是在朝廷的授田制上。只要在关东推行军士治理荫户,就势必要行授田制。洛阳是进攻关东的桥头堡,自然不可能姑息士绅,然而,将来在整个关东将采取何种政策,还要看护国府中讨价还价的情况。如果实行军士制的话,东征军就会有大批空缺官职和晋升机会,另一方面,征服关东的代价也会成倍增加。
申名琛、林酉等人继续和赵行德推敲着“治权”和“利权”的划分问题。
这两位都是老狐狸,很快便推断出“民为本”的基础虽然是“利权”,也就是百姓“保其身、固其益、逐其利”,但对官府来说,朝廷、州县、乡里之间“治权”的划分更为重要。因为从前官府的“治权”几乎是无限的,一级一级往下压,最后全部压在百姓身上就可以。而现在百姓以“利权”自守,等于一级一级下压的余地骤然消失,上下级之间的“治权”的冲突,立刻就空前紧张起来。不过,对各地士绅来说,这也未必是坏事,甚至可以民利自重。
从学校推举之后,朝廷和州县治权之争来看,两者的力量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说,朝廷和州县,双方的力量都大大增加了。州县得以名正言顺地以学校推举官员、囤积钱谷、招募
“老夫有生之年,不知看不看得到赵大人这‘民为本’、‘利权’之说写进大礼法。”
月上中天,宴席近了将散的时候,申名琛和林酉一起起身告辞。
已年过五旬,虽然谈性仍浓,神色却已经疲倦了,他站起身告辞是,有些遗憾地对赵行德道。任何一个学说,特别是“民为本”这等和朝政相干的学说,都不是那么轻易实现的。黄舟山年轻的时候提出学校推举之说,被目为离经叛道的另类,甚至有人出告他谋反,几乎身败名裂,幸好当时党争还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学校推举之说,各地士绅几十年时间才慢慢琢磨到其中的妙处,然而,若不是辽军入寇,朝廷中枢几乎被一网打尽,根本没有机会推行。赵行德的民本之说,将来对天下的震动,未必下于学校推举,虽然他位高权重,不会因此身败名裂,但申名琛却觉得自己不可能看到“民为本”大兴天下的一天了。
“申老大人过奖了。”赵行德谦虚道,其身将申名琛二人送到舷边。
竹篮一次只能送一两个人下船,船舷边甲板这一块地方狭窄,离州士绅和水师军官都站起身,但没有人上前来打扰三人话别,赵行德虽然位高权重,却也执晚辈礼,亲自送申名琛下船。“赵大人,适才多有唐突。”申名琛目光往两边扫过,又回到赵行德身上,不待他客气,又低声道,“大人以民为本,将来若真要抉择的话,我们离州数万百姓与赵大人共进退。”
“申老大人”赵行德心中惊讶,强自维持着神情不变。
“赵大人不必多虑,以民为本,我们是同声相应。”
申名琛含笑道,林酉也在旁微微点头,二人也没有多说,一起拱手告辞离去。
显然,在赴宴之前,二人就已经商量过。离州士绅一向对朝廷没多少归心,今日和赵行德一晤,彼此试探过后,终于下了这个决心。赵行德旧部据有京东三镇,影响数百万百姓的归属,又通过政信堂和海上贸易与东南一带许多士绅过从甚密。他的势力,在宋夏之间可谓举足轻重。将来若天下真到了作抉择的时候,离州只看看他的态度,便知晓天下大势所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