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147 五色云间鹊-6-《帝国的黎明》


    第(3/3)页

    “让他早点多接触这些,也看看孩子到底适合什么,将来走哪一条路才最合适。”

    “你也知道拔苗助长的典故,”晁蘅摇头道,“过犹不及,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虽说虎父无犬子,但是要做到赵将军那样的功业,不是一个普通孩子承担得起。”

    二人平常经常交流一些教养孩子的心得,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所以才能直言不讳。

    “我只是希望他们成为于家于国的有用之才罢了。”李若雪轻轻挽起垂到额前的几缕丝,提起孩子,她的美眸闪过一道亮光:“按黄舟山先生所说,人天生有各种各样的才能,只要于国有用,便不一定要走固定的文武晋身之途。我倒觉得很有些道理。趁着雍儿,卓儿的年纪还小,文物两道,诸子百家都让他们有所接触,能够走通那一条路都好。”

    李格非适才所提及的黄舟山“专才论”和朱森“通才论”之争,在关东士林沸沸洋洋。这不止是学说之争,而涉及到朝廷与民间,中枢与地方,各个衙门之间的事权之争。在吴子龙鼓动,陈东的默许下,理社清流绝大部分都支持黄舟山的“专才论”,以反对朝廷中枢干预各项事权,而邓素则通过邸报司暗示朝廷支持“专才论”,礼部更将之与朝廷取士联系起来,推波助澜,在儒林起了轩然大波。李若雪近日耳闻了不少议论,自己也找了不少两方的文章来研读,感触颇深,是以随口就引述了黄舟山的论说。

    晁蘅点点头,她对关东“通才论”和“专才论”了解不深,也没多说什么。

    不过,李若雪让赵雍拜一位军士为师,她倒是十分支持的。

    蜀中虽然百年不经战事,但人人就知道,军士是地位的象征,一个家族要兴旺达下去,至少要有一个支撑门楣的士人,最好是军士,以为每一个军士都在营伍中有许多交好的袍泽。太子妃张氏正是早已洞见了这一点,才说服李若雪让赵雍自小习武,又特意叮嘱鲁达不但要教赵雍习武,更教他如何管治荫户,以及教他军中袍泽相处之道,务必不能堕了赵行德的名声。赵雍是独子,如果他不能晋身军士的话,在关西人的眼里,不管李若雪有多高的才华,在关东文士中有多大的名声,他都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