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1 百里独太古-5-《帝国的黎明》
汉军惊诧于夏国营治下安居乐业,对许多新奇的情景都询问究竟,在赵行德授意下,金昌泰索性详细地向他们解释其每一处设施来。
“第一批百姓到这里后,便立刻规划了这个牢房区。”金昌泰微笑着向汉军将领介绍。在他指着一块空地,大概从前生过山体的崩塌,这块地势起伏不平,地上满是尖利碎石,用白线画了五六个圈子,“犯了事的百姓不需看管,就在这空地里坐牢。经受日晒雨淋之苦。”他带着一丝骄傲的语气道,“我朝推崇法治,但凡开疆拓土,军民住草屋茅舍,第一要兴建的,便是公堂和牢房。”
“犯人不逃跑作乱么?”有人问道。
金昌泰摇了摇头,笑道:“逃跑这种事现在还没生过。”王亨直微微摇了摇头,这寨子三面环山,一面修筑了寨墙,逃又能逃到哪里。再说,就算逃了出去,外面是乱世,人命贱如草芥,倒还不如在这夏国营中画地为牢了。光天化日之下,又不用受什么虐待。就在“监狱”一侧的空地上,竖着三根木桩,木桩上挂着粗糙的鬼神面具,王亨直皱着眉头问:“这个是萨满祭祀用的么?”金昌泰哑然笑道:“不是,这个是审问犯人的公堂。”
“公堂?”
“是的,”金昌泰笑道,“我营新来乍到,不敢随意另立规矩,便请百姓中德高望重之人,将辽东当地各种罪名和惩罚先议了一议,汇成一本,叫做《辽东习惯法》。此后只要有作奸犯科的嫌疑,便可任意抽出七位良民,让他们来定下罪名,然后按照《辽东习惯法》来惩处,比如杀人者死,偷窃者砍手,奸.淫者阉割,罪大恶极者点天灯等等。虽然和我朝原先的律令有些许差异,但总算深得这一方得民心。因为将法治的权力还给了百姓,所以堂前只有木刻判官,军士负责维持秩序而已。”
“是么?”王亨直微微笑道,“我还以为夏朝自居上国,会以为我们辽东人太过野蛮。”
“哪里,哪里,”金昌泰摆了摆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百姓有一方风俗罢了。”他顿了一顿,笑道,“这刑罚不过是一双鞋,地方风俗便是脚,哪有削足适履的道理。不但如此,我们还把每一个审判的例子详细记录下来,将来判案的时候,若非这里全体百姓公决同意,定罪决不能和从前不同,以示公正。”
“刻木为吏,画地为牢,三代之治也不过如此啊。”“正是,正是。”
众汉军将领纷纷点头称是。对辽东汉儿而言,依附于南面的夏国还是宋国,始终是个两难的问题。宋国虽然向称富庶,但种种繁文缛节和辽东迥然不同,甚至以蛮夷视之。而夏国之制,地方军府强盛,施政则因地制宜,辽东归了夏国,上面的汉军将领权柄不失,而下面的百姓日子也过得习惯。所以汉儿虽然地方和宋国离的近,心却和夏国更近些,才全力和夏国结成了盟友。
赵行德在旁皱着眉头,他虽然觉得这些辽东本地刑罚有些残忍,但胜在深入人心。百姓们俱都拥戴。而夏国的成制,除了涉及到谋反、叛国、奸细、偷逃税赋的事关国家的罪名,对普通的作奸犯科的惩治,俱都是尊重当地的习惯,由当地良民陪审定罪,就算是当地的官府也不能干涉。这时百夫长马睿派人过来禀报军情,赵行德便向王亨直告了个罪,先回去处理一些军政事务。金昌泰留在原地,洋洋自得地向汉军将领解说夏国制度。
“歹徒奸诈,有些事情又模棱两可,随意抽出来的百姓会不会冤枉了好人?”有人问道。
金昌泰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微微一笑,指着那木刻的官吏道:“这些判官也审了几十桩案子,审案的时候,告状的和被告的,两边各执一词,相互争论,最后由抽出来的七个良民判断,其他百姓们皆可旁观。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百姓说我们处置不公的。”他似笑非笑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王亨直点了点头,暗暗把这个制度记下来,准备回去后照此办理。这“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句话,正道中关窍所在,无论刑罚还是定罪,都和夏国朝廷没有直接关系,百姓就算要抱怨不满,也找不着夏国朝廷的麻烦。反而负责裁判的良民明显处置不公的情形下,朝廷可以引用其他制度干涉,用百姓公决的办法来纠正,成全本身的公正之名。想到此处,王亨直又生疑惑,这个好法子,在夏国已经沿袭百年,为何关东仍然不用?想了片刻,王亨直心下暗骂自己,真是痴呆了,关东若是改行这制度,坐堂的老爷都变成木刻了,上至刑部、大理寺,下至州县衙门上下,遇到案子,上下其手收受孝敬的由头少了很多,大家喝西北风不成?
他独自沉思这里面得失,忽然听到旁边的人出惊叹的声音,只见数十口大陶锅平放在地上,每一口足足可以做数百人的饭食。可惜大多数看起来已经许久不用,锅底积了不少灰土,甚至有嫩绿的小草冒出头来。
“初建山寨的时候,便是用这些大锅造饭。直到月余之前,各家才分灶开伙。”金昌泰笑道。汉军将领啧啧赞叹一番后,又跟着他来到田间。男人大部分都在军士带领下参加伐木、开矿、打铁、烧炭之类的重活,这时留在地里除草施肥的大都是些妇女,除了种田之外,还做饭、种菜、喂猪、采药、硝制皮毛,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甚至还有些妇女在营寨看管羊群。军士的额外收入主要来自伐木和炼铁那边。在赵行德指导下,炼铁场经过不断扩充,现在每天能炼出三千余斤铁,而每炼出一斤好铁,在中原就能卖出五十文钱,或换得5升粮食。伐木那边和军械司价钱还没谈好,不过李四海答允会全力为第八营争取。
迁移垦荒的农家正是筚路蓝缕的时候,夏国营暂停了军士对荫户的三成岁入的收取,除非必需的物品,农家所得的都归自己,故而这些妇女对自家的菜园、田地、出产都极为上心。
金昌泰笑道:“足下小心,若是践踏了庄稼,大婶子们撒起泼来可是不得了的。”说着第一个走在田埂之中,汉军将领对这些本来满不在乎,见他小心翼翼的举动,也跟着入乡随俗,生怕踩坏了庄稼。
金昌泰正准备继续向汉军将领介绍夏国的田制,忽然刘政从中军帐那边跑过来。按照军律,营寨中没有急事是不能奔跑的,金昌泰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刘政奔到金昌泰面前,顾不得歇气,秉道:“金司马,赵将军有令,大家回去议事。”他看了面露异色的王亨直等人,又道,“保州高丽人截断了我们伐木出海的通路,赵将军请诸位也一起商议对策。”
王亨直和众汉军将领相互看了一眼,匆匆随金昌泰来到赵行德的营帐,已经挂起来大幅的辽东地图。赵行德正背对着帐门,在控扼鸭绿江出海的保州那里,打了个大大的红叉,他听闻身后响动,转身笑道:“高丽人不自量力,居然胆敢截断我营从鸭绿江出海的通道,看来,是有必要惩戒他们一下。”
“惩戒?”王亨直心下认为赵行德有些自大了。这保州原来是辽国海防的重镇,自从女真兴起后,辽国人便收缩了势力,高丽国趁虚而入,不但将残存的辽兵赶出保州,并且在那里驻军三千,俨然占据了这块鸭绿江以东地方。辽国人其实也是顺水推舟,想到与其将这块地方留给金国,倒不如给高丽人。据说最后撤离的辽将还从高丽人那里敲诈了数千石粮食,这才扬帆而去,将完整的保州城防交给了高丽。驻扎保州的高丽军队有些实力,又背靠着母国,所以汉军虽然垂涎于保州,却一直没有什么动作。赵行德麾下人马不满一千,虽然裹挟了不少百姓,却没有大规模扩军的举动。就算他仓促裹挟出上万丁壮去围攻保州,只怕城里的高丽军还没有死几个,自己的军心便要崩溃了。
他咳嗽一声,沉声道:“赵将军,事有轻重缓急,盟主在苏州起事在即,我们必需尽快攻打开州,把辽国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保州的事情,能不能先放一放。”
赵行德面带着微笑,却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行。”他看了看周围汉军众将,解释道,“这伐木出海的通道,对我军极为重要,眼下已经是六月,再拖下去,过秋天,河水就要结冰,一耽误就是一年,我不能看着百姓喝西北风吧。”他双手一滩,笑道,脸上的神气,已经和那些占山为王的汉寨领没什么两样。
“可是,保州城池坚固,怎能在短时间攻克,”王亨直脸现怒容,“不能因小失大,耽误了开州之战。”
“保州确实是座坚城,可惜,修的地方不对。”赵行德脸色微寒,对金昌泰道,“我得到消息,因为鸭绿江水路被高丽人截断,李校尉大雷霆,已经提前乘小船出海。估计十几天之内,保州高丽人就要尝尝坚船利炮的滋味了。我们也要赶快行动,和第四营会战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