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苏威黯然谢幕-《大隋主沉浮》


    第(3/3)页

    如今兜兜转转一圈,他的文武散官竟然又恢复了过来。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轻飘飘的册封,实在对不住杨集在辽东所立之功。

    高颎有些看不下去了,正当他要仗义执言之时,却叫杨广又说道:“卫王收复失地、生擒敌酋于辽东,雪我大隋之耻,特封其次子杨明为襄平郡公。”高颎心说这还差不多。

    与此同时,他和众人都听出了圣人的弦外之音、未尽之‘封’——那就是圣人没有把后续之功算进来;要是杨集攻克平壤、收复‘萨水-浿水’地区的带方郡,那么杨集的第三个儿子杨昌极可能也会因为父功受封为郡公。

    “圣人英明!”高颎捧了一句,便不再说话。

    “圣人!”杨达已然进入尚书左仆射的角色,他拱手道:“卫王向辽东百姓所许下的四大承诺,皆是安民良策,不过卫王也说承诺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做好又是一回事,辽东百姓更是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心态来看待这四大承诺,要是朝廷失信于民,亦或是不法官员从中牟利,辽东百姓对大隋的反感势必远超现在。”

    “依老臣之见,安东都护府和各郡的官员目前还远远不够,朝廷在这关键时刻应当多派一些官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落实修城镇、修水利、分田地、以工代赈等等民生政策。此外,凉州执行之制最为适合安乐都护府,只因鄯善且末、大湖区、西海都护府迅速安定就是最好证明。但是从履历上看,大都护杨义臣、副都护韩洪、长史韦津都不熟悉凉州安民之治,老臣以为派个熟悉的人主导辽东政务为佳。”早朝之前,中枢收到了杨集从辽东来的八百里加急:杨集在信上一一说明了辽东诸郡存在的隐忧,以及他无法离开辽东、向南进军的因由。

    同时说安东都护府治下七郡虽然较为偏远贫穷,但它们既然被大隋收复了,就应该一视同仁,努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努力扭正百姓观念。

    若是朝廷后续的治理跟不上、导致抱有希望的辽东百姓大失所望,日后的安东都护府必将叛乱不断,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的同时,也将消耗朝廷大量人力、财力。

    这本来也是杨广召集重臣前来同明殿议事的主要话题,不料经过苏威一

    “闹”,搞得

    “主次不分”了;一听杨达提起,杨广立即皱眉道:“凉州安民、治理之制,基本上都是出自卫王之手;论熟悉,没有人超过他,可他毕竟是尚书令、凉州牧,焉能长期待在辽东?”杨达拱手道:“圣人,老臣说的人选不是卫王,而是随军出征的凉州长史杨善会。”杨广听得怦然心动,可他想了想,便摇头道:“杨善会是凉州司马,此番又立下汗马功劳,哪怕由他当大都护,那也是降职。他不合适!”吏部尚书牛弘忽然想到一人,他向杨广拱手一礼,说道:“圣人,杨善会的确不适合,但是凉州还是总管府的时候,阴世师将军是总管府司马,凉州之制的形成,有他的一份功劳;以老臣之见,阴将军可担任主管政务的副都护。”杨广也知阴世师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但是骁果军创立之时,自己已经降职录用他了,他此番在辽东立下大功,原本打算把他调回中枢,当个大将军,要是让他当安东副都护,觉得有些对不住人。

    “若非牛尚书提醒,我差点把阴将军给忘了。”杨达恍然而笑:“圣人,阴将军人在辽东,用不着另外派人了。而且辽东不只是治理,还要配合卫王攻收复带方郡,甚至还可能与新罗和百济起冲突,阴将军若是担任副都护确实是最佳人选之一。若有所顾忌,可调虞世南或王琮,只是他们远在凉州,不能解辽东百姓之所需。”杨广无言以对,凉州是大隋日后进军西域的桥头堡,战略地位异常重要,甚至治理得好与不好都与西域战略息息相关。

    杨集之所以放心大胆把凉州丢下不管,靠的就是李靖、杨善会、张定和、虞世南、王琮、刘炫、何妥等人。

    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哪怕杨集常年不在凉州,他们也能把凉州军政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上一次已经弄走了一堆人、还有一堆人去是西海都护府、薛世雄和钱世雄杨义臣等人也走了,这一回他又把何妥给弄来了,要是再把虞世南或王琮调去辽东,杨集这个十分默契、十分完整的

    “团队”极可能支离破碎、轰然坍塌。诚然,杨集是可以再培养人才,但是杨广自己不想一直留在皇宫、不想一直困在京城啊!

    可他又要重臣坐镇中枢,于是他早就打算把中枢大事丢给杨集和太子杨昭、杨秀了,他认为只要有这三个人坐镇中枢,自己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巡视四方、四处了解百姓之所需、偶尔还能打打异族玩,所以已然被他安排好了的杨集忙都忙不过来,没有时间去凉州培养人。

    若是杨集忙不过来,西域战略自然也将遥遥无期了。想了半天,杨广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加封阴世师为右监门府大将军,出任安东都护府右副都护,主管安东七郡政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