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原来如此-《天命赊刀人王惊蛰》
研究员在论坛上跟对方聊了半天,越聊越是心惊,他除了能够感觉到对方在甲骨文方面博学的知识度以外,更是对他所说的内容吃惊不已,特别是后面所说的那两段话,直接让他的思维乱成了一团麻,既觉得不可思议,又认为好像是很有道理。
“教授……”研究员朝着老教授那边招呼了一声,说道:“您过来一趟,这里有点东西得看一下,我觉得对余杭那座古墓是个挺重大的发现,也可以让赵教授他们来多一些参考”
“怎么了?”老教授走过来后问道。
研究员指着电脑上的聊天记录,说道:“这个人说,从余杭送过来的那块甲骨文碑文上面,写着的是姜子牙为其立下的碑,,大致意思是说北蒙王鱼锰犯下滔天杀戮,罪孽太大,特将此镇压于此地,永世不得超生,投胎,转世……”
“胡闹!”老教授顿时呵斥了一句。
研究员也有点汗颜,不过心里对电脑那边这人的话还是深信不疑的,他往上拉了一下聊天记录,说道:“教授您接着往上看看,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人是在胡闹,来捣乱的,本来也不打算搭理他的,不过后来他跟我聊了挺长的时间,我发现这个人在殷墟时期历史和甲骨文方面的了解,比我强了太多,跟您和赵教授都不相上下了,绝对是权威级别的,所以最后他的话,我也不知道该信还是不信了,但我觉得有他这种学识的人,也不至于无聊到跟我开这个玩笑。”
研究员说的这话倒是没错,凡是搞学术研究,特别是到了一定地位的人,他们对待学术上的问题都是非常严谨的,也会觉得是神圣的,别说自己调侃了,哪怕是别人在这方面亵渎一下,他都会觉得不可饶恕。
就比如你是个斗地主的高手,却有人说你打的很烂,恐怕你跟他撕逼的心都有了。
老教授听闻之后也没有吭声,就开始爬着楼,看了一会聊天记录,脸上的表情也凝重了不少,因为就像他学生所说的那样,这人在殷墟历史还有甲骨文方面所展露出的学识,太让人惊讶了。
“你问问他叫什么?”老教授问道,在国内这方面领域的专家,达到一定地位的老教授肯定都认识,本来研究这方面的人就比较少,开个会时来会场都坐不满,对方能讲出上面那番话,他觉得自己一定会知道。
研究员刚给那边发去信息,等了一会后人没回话,再一看,已经下线了。
“他不在了教授”
老教授皱了皱眉,也吃不准对方搞的是什么明堂了,就说道:“你也觉得他说的很真?”
“十有八九吧,而且,关于姜子牙这个人咱们也曾经做过不少的研究,您首先想啊,姜子牙精通风水,辟邪,卜算,八卦,星象等奇术,那这么一看的话,姜子牙要是把什么罪恶滔天的人给压在一座墓里的话,也不是办不到的……”
关于姜子牙其人,在历史上绝对是个神秘的道家大人物,特别是封神演义这一书上对其的描述简直是神乎其神了,所以有很多都是不信历史上会有这样一个人的,不过在老教授他们的研究上来看,是却有此人的,并且学识极其的渊博,至少在周易八卦上的研究,可以说古来都很罕见了,跟鬼谷子,李淳罡,刘伯温这些人都是一行高手。
老教授拉开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徒弟连忙拿过茶水和烟递了过来,他想了想后说道:“假如的话,我们认为他说的就是真的,这墓碑上的碑文就是姜子牙写的,也确实是他为了要镇压下什么犯了大罪的人,那现在的结果是什么呢?”
研究员愣了下,下意识的说道:“永世不得超生啊,不能投胎和转世,教授,您的意思该不会是说,这墓里面的东西或者干脆就是北蒙王到现在还没有死?这,这就太不可思议了”
“不,不,你理解错了……不是这个意思,是另外一回事”老教授摆了摆手,说道:“人肯定是死了,要是像碑文上所说的这样,他哪怕是没死估计也会被姜子牙给杀了的,所以姜太公压的有可能是这个人死了之后的躯体,又或者是鬼魂,这么理解的话就没毛病了吧?”
这帮搞历史研究,特别是经常跟古墓打交道的人,肯定都不是无神论者,他们常年累月下见多了那些光怪陆离的事,所以什么鬼啊魂啊的,也不是不信,甚至都有可能见到过。
研究员张这时就豁然通透了,他拧着眉头惊讶的说道:“也就是说这个北蒙王犯了很大的罪,然后姜子牙将他给赐死了,于是在余杭那里建了一座古墓,将其给压在了下面不让他出来?”
老教授点头说道:“差不多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姜子牙肯定也不会想到,以前的那块地方一定是非常荒凉的,并且没有任何的人烟,但从大商之后历经了二十几个朝代,走过了几千年,社会发展的太快,不但人烟有了,而且周围都开始住人了,然后就将可能无人问津的那块目的给阴差阳错的挖了出来,这就是世事难料了啊”
“那也不对啊,从赵教授他们传回来的信息上看,这个墓葬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姜子牙既然要为了镇压北蒙王,是在没有必要给他修建出这么一座大墓来吧,稍微简单点就可以了,这么折腾,图啥啊?”
老教授想了想,试探着说道:“那有可能是,这个墓是鱼锰给自己修的,而他死了的时候或者是姜子牙杀他之后,正好就给用上了……”
不得不说,像赵教授他们这种老学究,在本专业方面的知识领域实在是太拔尖了,他们只要能有一些线索露出来,很快的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根源所在了。
而事实呢?
事实跟老教授刚才所说的那番话,确实离得非常,非常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