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韩佑朗声道:“公公请回吧,自己选的路,滚着我也要滚过去,您之前也见到了,上一次入宫我承诺陛下了,会助陛下尝试改一改这操蛋的世道,既然承诺了就不怕自污,当婊子立牌坊,我韩佑不屑去做,一定会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文公公再次施了一礼:“韩公子大义。” “额…”韩佑低声问道:“刚才我说的一番话,公公您会一字不落的说给陛下听吧?” 文武愣住了,搓了搓牙花子,二话不说,扭头就走。 走了一半,文武又回来了,闹心扒拉的抽出了银票:“险些忘记问了,那这一千贯韩公子要是不要。” “就一千贯,打发叫花子呢,谁稀罕,靠。” 韩佑翻了个白眼:“给您了,文公公留着花吧。” 文武鼻子都气歪了,再次转身就走,之前他还奇怪,堂堂宰辅是怎么能被气晕两次的,现在他知道了。 韩佑没当回事,自顾自的来到宫外,宫墙墙角下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身影。 这就是王海的神奇之处,甭管韩佑去哪,也甭管带没带他,当韩佑孤零零只有一人时,总会在某个墙角看到阿海。 王海或许不聪明,或许情商低,可他永远会伴随韩佑左右,如王山与秦大爷交代他那般,伴随少爷左右,照顾少爷周全,只要韩佑不撵他走,他就会一直做这件事,直到死。 王海是骑马来的,二人上了马后,韩佑坐在前面,尝试着控制马速。 马儿真的一种很聪明的生物,甚至可以将“高贵”这个词用来形容马儿。 在南北二关,很多军伍知道自己无法继续作战,知道自己无法回去,便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将骑到马儿身上,将自己的身体固定好,慢慢闭上眼睛,感受最后一次战马疾驰。 马儿们,总会将军伍的尸体带回关内,四蹄扬尘,大大的眼睛中,满是悲伤,满是迷茫,只能用力的奔跑着,发泄着,无法痛哭,无法诉说,只能感受着背上那渐渐消失的温度。 不过韩佑不喜欢身下这匹老马,马无名,王山不知道从哪牵回来的,眼里已经没了灵气,瞅人都不是什么好眼神。 每次韩佑站在老马面前时,这老马那眼神,就仿佛…仿佛很鄙夷一样。 王山下了差后,总会在马厩中和这匹老马说上一会话,讲述着只有他们俩知道的事情,陈年旧事,或许与老马的主人有关。 韩佑不知道这匹从哪里来,却知道这马一定上过战场,因为王山总会出城,去看袍泽,回来的时候,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悲伤,包裹里也会多些东西,或是断刀,或是破碎的甲胄,也或是一些信件。 每一柄断刀,都有着一段故事。 每一片甲胄,都有些冲刷不尽的血迹。 每一封信件,字,很少,多是旁人看不懂的图形,像是涂鸦。 就如老马一般,过去的岁月终究已经过去了,那为国征战四方的军伍们,变成了黄土一捧,无人问,无人晓,断刀锈迹斑斑,碎裂甲胄不知所踪,信件也永远送不到想要送达的人的手中,无人感兴趣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骑在马背上,韩佑目光平静,望着夜间出游的达官贵人们,望着放浪形骸满身酒气的结伴一起的所谓读书人,望着抬个破官轿都要七八个人伴随左右的奴仆们,心里没有升起任何波澜,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周律有载,非官不得乘官轿,要是有百姓这么干,抓到之后就要定罪,可官员的亲族们总是乘轿,乘坐官轿,无人管,无人问,无人在乎。 “习惯了。”韩佑喃喃自语:“还好,只是习惯了,不是麻木。” 坐在后面的王海歪着脑袋:“少爷您刚刚说什么?” “没事。” “哦。” 王海也习惯了,少爷不想说,他也不想问,问了也听不明白。 拉着缰绳的韩佑慢慢放松了下来,觉得骑马也挺简单的,只要不是疾驰就能控制好。 单手抓着缰绳,韩佑扯了扯儒袍上襟,总是觉得闷热,死活想不通,读书人就非得那么在乎所谓的身份和形象吗,像北市百姓一样都是短打扮多凉快。 第(2/3)页